「江南高纤股票分析」2017年狂揽消费和保险 基金今年紧盯优质公司

2017年狂攬消費和保險 基金今年緊盯優質公司

2017年狂攬消費和保險

淡看風格起落 基金今年緊盯優質公司

最新披露的2017年基金年報顯示,公募基金2017年傾向於佈局消費、保險等大藍籌。但經過2017年以來藍籌股的大幅上漲,基金對於2018年的投資思路出現變化。不少投資業績領先的基金經理認爲,2018年宏觀經濟增速料有所放緩,對市場持謹慎樂觀態度,未來A股震盪幅度將加大,估值合理的優質公司值得堅守。

熱捧消費保險

拋售醫藥工業

金牛理財網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公募基金整體淨買入居前十的股票分別是分衆傳媒(淨買入196.65億元)、中國平安(淨買入188.48億元)、中國太保(淨買入176.03億元)、伊利股份(淨買入162.87億元)、新華保險(淨買入139.37億元)、保利地產(淨買入88.07億元)、三安光電(淨買入83.40億元)、五糧液(淨買入82.56億元)、隆基股份(淨買入79.45億元)、招商銀行(淨買入77.18億元)。此外,萬科A、工商銀行、復星醫藥、格力電器等也是基金淨買入居前的股票。

淨賣出方面,上汽集團以淨賣出62.85億元成爲基金年報減持最多的股票,其他基金減持幅度居前的股票還包括東阿阿膠(淨賣出58.02億元)、交通銀行(淨賣出46.52億元)、恆瑞醫藥(淨賣出40.92億元)、網宿科技(淨賣出39.68億元)、康美藥業(淨賣出39.24億元)、國泰君安(淨賣出35.73億元)、華夏銀行(淨賣出34.63億元)、三友化工(淨賣出34.34億元)、葛洲壩(淨賣出31.89億元)等,淨賣出金額均超過30億元。

整體來看,2017年基金相對青睞消費、保險等大藍籌。但值得注意的是,基金年報配置至今已過去一箇季度。從2018年一季度市場變化來看,大藍籌總體走弱,成長風格股票出現了較大反彈,此外,2017年被大量拋售的醫藥等股票也有較好表現。由此看來,基金對於2018年的投資思路,較2017年年末已經發生了變化。

震盪有望加劇

淘金優質公司

對於2018年宏觀經濟與A股行情,在2017年斬獲大量收益的基金經理普遍認爲,2018年宏觀經濟增速會有所放緩,A股震盪料加劇,將淡化風格,更看好估值合理的優質公司。

2017年股基業績排名第一的易方達消費行業基金就表示,未來佈局的出發點是對經濟週期敏感的低定價股票。一方面,會沿着順週期方向尋找尚未被充分認識的優質公司;另一方面,將堅決不參與市場博弈,始終堅信股票唯一合理的盈利來源是公司長期業績回報。

國泰互聯網+基金也表示,首先,隨着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未來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行業具有較好的投資機會。其次,中國經濟增長由高速度向高質量轉變,科技創新、先進製造和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等領域也蘊含投資機遇。再次,與中國宏觀經濟相關的金融等行業也具備較好的投資價值。

嘉實滬港深精選基金錶示,2018年A股盈利仍能維持較快增長,但增速可能見頂回落,上證指數漲幅可能超過2017年。2018年價值風格有望繼續佔優,相對看好銀行、地產、保險、建材、有色金屬等行業的重估機會,對2017年漲幅較大的電子白馬股則需謹慎。從港股方面看,對2018年港股市場繼續保持樂觀,港股有望繼續跑贏A股,仍以價值投資爲主,關注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兩個長期方向,關注具備深度價值的週期性投資機會,相對看好港股中銀行、地產、航空、保險和原材料等行業。

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基金錶示,企業盈利增長,基建投資已經連續六年增長,房地產連續三年高景氣,這使得居民財務槓桿上升較快,疊加製造業中鋼鐵、水泥等重資產行業被高度管制,以及未來幾年淨出口對我國經濟拉動作用將減小等因素,預計經濟增速有所放緩。在此背景下,不會依據宏觀數據起伏大幅調整持倉結構,也不會猜測、跟隨市場風格變化,而是將始終伴隨優質公司成長。投資線索主要關注行業競爭結構優化、投入資本產出變化,投資領域主要關注消費服務與科技創新。

2017年貨幣基金的收益率爲什麼會比較高

央行向市場撒錢。

區別在於:SLF和MLF是有需求的銀行主動發起,公開市場逆回購是央行主動發起。

借的錢遲早要還,銀行不光要還本金,還包括利息,這個利息就是SLF、MLF和逆回購的利率。

所以央行提高SLF、MLF和逆回購的利率,意味着銀行還錢的時候要支付更多的利息。

舉個栗子:2016年炒房火熱,銀行的錢都被炒房產的人借走了,銀行手頭比較緊了,就會找我們的“央媽“借錢。錢一多,就容易出現泡沫,泡沫一破裂,後果會很嚴重。

所以央媽會提高SLF、MLF利率,相應的銀行借錢的成本變高,爲了維持平衡,所以它放錢的成本也會提高,銀行就會上調房貸利率。房貸一收緊,炒房者就會有所收斂啦!當然,我們普通老百姓剛需買房的成本也變高了。

銀行借錢的成本變高,就會傾向於向其他銀行借錢或者向市場借錢,向同行借錢會有一箇同業間拆借利率。

同業拆借利率是整個金融市場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利率。能夠及時、靈敏、準確地反映貨幣市場乃至整個金融市場短期資金供求關係。

目前貨幣市場上較有代表性的同業拆借利率有以下幾種: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倫敦同業拆借利率(LIBOR)、新加坡同業拆借利率和香港同業拆借利率,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

目前我國銀行間拆借利率用的shibor利率,即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

經常有人說,shibor利率上升,其實就是銀行向同行借錢的成本變高了。

當同業拆借率持續上升時,反映資金需求大於供給,市場缺錢,預示市場流動性可能下降,當同業拆借利率下降時,情況相反。

同業拆借率會直接影響貨幣基金的收益,當它持續上升時,通常貨幣基金收益率也同步上升。

所以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當處於SLF、MLF和同業拆借利率上升的市場環境中時,我們就可以選擇購買相對靈活、風險較小的貨幣基金啦。

发布于 2024-09-08 12:09:49
收藏
分享
海报
48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