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股吧 正文

[什么叫年线]基金中低风险是什么意思???是中度风险中的靠后部分和低度风险靠前部分么?

2024-09-09 09:09:11 60
admin

一、基金中低風險是什麼意思???是中度風險中的靠後部分和低度風險靠前部分麼?

不是。基金產品有五個風險等級,分別爲低風險謹慎型產品(R1)、中低風險穩健型產品(R2)、中風險平衡型產品(R3)、中高風險進取型產品(R4)、高風險激進型產品(R5)。不同的風險等級,適合着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並且風險不同,收益率也不同。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所有金融類衍生品的投資都具有風險性,對於投資者的金融風險管理能力有着較高的要求,不適合沒有專業金融知識的投資者。除了基礎的金融知識外,投資者還應做到自身風險承受的控制,不可盲目的進行投資。

應答時間:,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佈爲準。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二、二級傷殘,一次性傷殘補助賠償標準2015新年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鑑定爲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係,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爲:一級傷殘爲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爲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爲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爲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爲:一級傷殘爲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爲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爲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爲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緻殘被鑑定爲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爲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三、辦理轉院手續怎麼辦

轉診流程:

1、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上轉病人時填寫《社區衛生服務雙向轉診上轉單》,註明初步診斷,由經治醫師簽字並加蓋公章,同時電話通知醫院分管社區的工作人員,經認可後轉診。危急重症患者轉診時,需派專人護送,並向接診醫生說明病人病情,同時提供相關的檢查、治療資料。

2、雙向轉診單分存根欄與轉診欄,病人上轉時需持《社區衛生服務轉診單》就診,存根欄由轉出社區留存。

3、醫院院接診後,應認真填寫《雙向轉診登記表》,並及時安排轉診病人至相應病區或門診。

4、醫院在接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轉診病人,並進行相應的診斷治療期間,專業醫生有義務接受社區醫生的諮詢,並將病人的治療情況反饋社區醫生。

5、當病人診斷明確、病情穩定進入康復期時,醫院專業醫生應填寫《社區衛生服務雙向轉診下轉單》,說明診療過程、繼續治療的建議和注意事項,及時將病人轉回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並根據需要指導治療和康復,必要時接受再次轉診。

擴展資料

爲進一步規範優化日照市醫保業務經辦服務流程,簡化異地就醫備案手續,最大限度爲參保人員提供高效便捷服務,市人社局近日出臺《關於簡化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異地就醫備案流程的通知》:

從6月1日起執行新的轉診轉院規定,參保人員因病情需要轉往市外住院治療的,直接由定點醫療機構辦理轉診轉院備案手續,不需要到參保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實施備案。

同時辦理轉診轉院手續的參保人員不受參保區域限制,可以在市內任何具備轉診轉院資格的定點醫療機構辦理,轉出定點醫療機構出具轉診轉院手續後,報參保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辦理。

但是參保人員跨省聯網異地就醫聯網結算的,需持本人社會保障卡到參保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辦理異地就醫登記備案手續,並對所持有的社會保障卡進行出省檢測。

參保人員轉院後病情加重、在上級醫療機構門診急診急救72小時內死亡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視爲一次住院醫療費用,各分統籌地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住院政策規定給予報銷。

參保人員違反規定未辦理轉院手續,自行前往區內三級協議醫療機構和區外協議醫療機構住院就醫的,按規定報銷比例的50%支付,計算辦法如下:

先按照基本醫保統籌基金原有規定報銷比例的50%計算基本醫保統籌支付額度,然後再計算公務員醫療補助和大額醫療補助、大病保險(超大額醫療補助)支付額度。

剩餘50%不予支付的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列入醫保個人自付費用範圍,但不作爲公務員醫療補助、大額醫療補助或大病保險(超大額醫療補助)報銷基數。

《長春市新農合層級轉診管理辦法》於2013年5月1日開始實施,並給予特殊人羣優惠政策:一是特殊疾病及人羣取消轉診手續,可直接到省、市級定點醫院就診,包括傳染病、高危孕產婦、兒童重症、急診患者和部分重大疾病。

二是專科疾病實行歸口治療,具體是結核病、心臟病、病毒性肝炎、精神性疾病、兒童疾病、職業性疾病、傳染病等無需轉診,直接歸口轉入專科醫院。三是對慈善救助項目和衛生部門指定的醫療救助機構要求優先轉診。

2014年,爲方便患者就醫,在現有制度基礎上,將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白血病、腎癌、肝癌等19種重大疾病取消轉診,參合患者可直接前往省、市定點醫院或定點專科醫院歸口治療。2015年起,免轉診病種進一步擴大至42種重大疾病,包括惡性腫瘤、嚴重的腦病、腎病均在免轉診範疇。

《關於做好2018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通知》(吉衛聯發【2017】103號)中明確規定,推動建立分級診療制度,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

圍繞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定位和服務能力,明確出入院和轉診標準。醫療機構對確因病情原因需要上轉的患者開具證明,作爲辦理上級醫院入院手續和新農合支付的憑證。

轉診制度爲一些急情特情做出了合理安排。如參合農民外出,在省內發生急、危、重症的患者,可就近就醫,但要在入院後3個工作日內到參合地縣(市、區)新農合管理辦公室(中心)辦理轉診手續或登記備案。

參考資料:搜狗百科--雙向轉診

收藏
分享
海报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