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一辆小米SU7亏损6800元[邮政银行小额贷款]

圖片來源:小米汽車官網

小米SU7從3月28日上市到如今,已有半個月時間,其熱度不曾消退。4月14日,博主孫少軍透露在社交平臺透露了小米汽車SU7情況:截止目前,小米汽車SU7的鎖單量已經突破6萬,而大定退單率約爲55%左右。他還透露稱,小米SU7的產能將在本週提升,預計日產將增加到400輛以上。從小米北京汽車生產基地瞭解到,此前小米SU7月產在8000輛左右。

對於小米汽車“爆火”,花旗此前預計,小米汽車今年每售賣一輛SU7平均虧損6800元,整個造車業務累計將虧損41億元。該行認爲小米SU7的交付量四月將達5000至6000輛,全年交付量約爲5.5至7萬輛。

針對“花旗對小米SU7預測情況”,小米集團董事長特別助理、區市場部副總經理徐潔雲發文回應稱,“這一信息與實際情況可能偏差較大。花旗汽車分析員這份報告出自4月2日,對小米SU7的銷售火爆情況可能預估不足。過去幾周,我們的訂單還在持續增加,我們也在全力提升交付能力”。

但對於花旗所預測的虧損額度,上述小米人士並未直接回應。

回顧小米造車情況:

——投資先行,構建產業鏈生態

自決定涉足汽車領域以來,小米先後投資出行服務、汽車交易、物流配送、車險維修等汽車後服務市場相關領域;在官宣造車前期,小米對汽車後服務市場的投資逐漸收緊,投資轉移至自動駕駛、汽車半導體等領域;在官宣造車後期,小米投資汽車智能化環節投資節奏明顯提速,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車用芯片、傳感器等領域投資強度提升。截至目前,小米及小米系投資機構已累計投資近百家智能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構建智能汽車產業鏈生態。

——深度聚焦,打造產品核心競爭優勢

除了通過投資參股佈局產業鏈相關環節,小米聚焦電機、電池、大壓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五大汽車核心環節,進行技術攻堅,打造汽車產品核心競爭力。具體來看,在電機環節,小米與匯川科技、聯合汽車電子合作研發的超級電機V6、V6s在轉速、功率密度方面趕超保時捷、特斯拉,而由小米自主研發生產的V8s轉速達27200rpm,實現電機功率密度10.14kw/kg,預計2025年上車;在電池環節,小米以提升體積化率爲發力點,自研CTB一體化電池技術和行業的電芯倒置技術,提高電池包的空間利用率達77.8%;在大壓鑄環節,小米自主定設計9100噸一體化大壓鑄設備集羣系統,並完成了大壓鑄流程及標準自研,同時自研出高強高韌免熱處理環保壓鑄材料“泰坦合金”,成爲擁有可量產自研大壓鑄材料的汽車廠商;在智能駕駛環節,小米全棧自研智能駕駛技術,通過自適應變焦BEV技術、道路大模型、超分辨率佔用網絡技術3項技術,分別提高了感知和識別技術,目前智能駕駛專屬團隊規模超過1000人;在智能座艙環節,小米基於小米澎湃OS,打造人車家全生態打造閉環。

——深化合作,供應鏈朋友圈持續擴容

在傳統硬件方面,小米多是採用直接與供應商合作方式,爲智能汽車業務賦能。據不統計,除了國外供應商外,已經有40多家產業鏈公司成爲小米汽車的合作伙伴。未來,隨着小米汽車業務大規模鋪開,供應鏈合作伙伴後續或將持續擴容。

2023年,我國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31.5%,從5%到超過30%僅用四年。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預計,2024年這一比例將達到40%。

多位車企負責人和業內專家認爲,面對新的市場格局,新能源汽車產業機遇與挑戰並存,當前需要持續擴大化水平、提升產業鏈佈局、加快形成規模效應,做好“科技文章”,在行業發展“下半場”保持“加速跑”,不斷鞏固和擴大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功能的企業查詢平臺。

发布于 2024-09-11 16:09:14
收藏
分享
海报
64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