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技术单点突破!推动透明质酸成本从几万元降至几百元每公斤【附合成生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270028]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期以來,合成生物概念“火熱”。所謂“合成生物”,是一種全新的“造物”技術。它融合了生物學、化學、工程學等多種技術,以可再生生物質爲原料,以生物體作爲生產介質,旨在利用廉價原料,以菌種、細胞、酶爲製造工廠,規模化發酵獲得目標產品,具有清潔、、可再生等特點。

在4月底舉行的一次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上,北京化工大學校長、工程院院士譚天偉提到,目前由牽頭,和科技部等部委正在聯合研製生物技術和生物製造行動計劃,並且有望在近期出臺,“生物製造”是其中的關鍵內容。在他看來,生物經濟將有望成爲繼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數字革命後,未來的第四次產業革命。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在江南大學未來食品科學合成生物創新團隊的努力之下,我國成了個有能力生產類型透明質酸的。該團隊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藉助微生物發酵生產普通分子量的透明質酸,把成本從每公斤幾萬元降到每公斤幾百元,實現了透明質酸大產量推廣應用。

江南大學未來食品科學合成生物創新團隊成員康振教授接收採訪時,證實了信息的真實性,團隊通過生物技術生產出來的透明質酸(玻尿酸)屬於化妝品、醫藥等領域廣泛使用的生物活性原料,生產的透明質酸分子量可以做到精準控制。相關的技術歷經十幾年的開發,在2019年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進展,透明質酸的發酵水平獲得突破,發酵成本至幾百元每公斤,而後又經歷了技術推廣,技術評估和繼續發展更新。

行業資深人士表示,近年來麥角硫因、氨基酸以及透明質酸的原料價格因爲用了合成生物技術而大幅下降,證明了合成生物技術在一箇個點上是有突破的,但業內還是期待產業能在底層技術、通用技術上能有革命性進展,從而整體合成生物產業的成本。

回看我國合成生物行業發展情況:

——合成生物產業規劃:推動技術創新

《“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對合成生物學行業指導集中在生物技術創新、生物農業產業發展兩個方面。要求加快發展高通量基因測序技術,不斷提高基因測序效率、測序成本。推動合成生物學技術創新,突破生物製造菌種計算設計、高通量篩選、表達、精準調控等關鍵技術。在生物農業產業發展方面,發展合成生物學技術,探索研發“人造蛋白”等新型食品,實現食品工業迭代升級,傳統養殖業帶來的環境資源壓力。

——合成生物產業發展現狀:2023年市場規模突破11億美元

根據ResearchandMarkets的數據,2022年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約9.37億美元,預計未來將以23%的增長率增長,由此測算2023年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約11.5億美元。按照7.1匯率折算,摺合人民幣約81.65億元。

——細分領域較多

近年來,合成生物製造發展迅速,並相繼在各個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重大成果,這些進展的取得離不開合成生物關鍵科學問題的深入研究與突破。預計未來十年,石油化工、煤化工產品的35%可被生物製造產品替代,成爲可再生產品,對能源、材料、化工等領域產生廣泛影響;包括牛奶、食糖、油脂、天然產物等農業產品一旦實現工業生物製造將產生巨大的顛覆性影響,其全球經濟規模也可觀,可以達到數十萬億美元。目前,通過合成生物製造,已經成功實現了一批大宗發酵產品、可再生化學與聚合材料、精細與醫藥化學品、天然產物、未來農產品等重大產品的生物製造,一氧化碳、甲醇以及二氧化碳等一碳原料利用方面也不斷取得進展。

——合成生物技術全景圖

總體來看,合成生物學技術主要由代謝工程學、系統生物學以及計算機科學技術構成,其中代謝工程學包括代謝通路優化技術、代謝途徑模擬和模型構建技術、基因工程技術以及代謝產物分離和純化技術;而系統生物學包括了組學技術、生物信息學技術、細胞生物學技術以及模式生物學技術;除此之外,計算機科學技術亦在合成生物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包括計算生物學、數據挖掘和機器學習和遺傳算法技術等。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爲,合成生物學應用領域廣泛,主要包括醫藥、化工、農業、食品、其他消費品、能源環境等等,目前合成生物學行業已經在部分領域取得較好的成果,部分領域發展較慢,具有明顯的層次化特點。如醫藥、化工領域發展基礎較好,未來仍充當者的角色;農業、食品領域在政策支持下,有望優先吸引資源投入,成爲行業快速發展的新生力量;其餘領域也將進一步發展。總體而言,目前各大領域均處於發展初期,產品類型較少,未來產品將會充分湧現。

CBInsights預測2024年全球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或達到189億美元,2019-2024年期間CAGR或爲28.8%,麥肯錫預測2025年合成生物學產生的全球經濟影響將達到1000億美元。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合成生物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功能的企業查詢平臺。

发布于 2024-09-12 02:09:34
收藏
分享
海报
57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