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药业(康美药业有可能摘帽吗)

大家好,2024-09-07來爲大家分享康美藥業的一些知識點,和康美藥業有可能摘帽嗎的問題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麼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話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決您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康美藥業”爲什麼要主動申請變更爲“ST康美”,這樣做有什麼目的嗎

從文章表面只能看到作爲上市公司的康美藥業財務數據,卻不知該企業在行業中的排名和影響力。在2019年以前,康美藥業在製藥工業的排名是前20強,銷售額在近五年(除2019年)外基本維持在200億元以上,運營良好。爲何在一夜之間突然財務,企業呈塌方式崩盤?這在醫藥行業中可以說是一箇難以啓齒的頑疾。爲何康美這樣的藥企必須要虛增主營業務收入和營業利潤,併爲此多支付稅賦和分配上市利潤?歸根結底就是高開返款爲藥品流通提供相應費用。衆所周知,藥品作爲特殊商品,在銷售終端分別有兩大類,即OTC非類的零售終端,如藥房、私人診所等;RX類的醫療終端,如各大醫院、公共衛生服務等。由於物流和政策要求等原因,製藥企業通常需要把藥品(毒麻、大輸液等特殊藥品除外)發送到各地的醫藥商業公司,由醫藥公司把藥品配送到各類終端,其中公立醫療機構採購藥品按照現行規定必須是“兩票制:製藥企業-醫藥公司-醫療機構”。醫療機構在藥品的採購和過程中有主導權,而康美藥業產品以中藥配方顆粒和中藥飲片爲主,在銷售過程中勢必就會涉及到臨牀推廣的問題,除正常流通費用外,相應的醫院暗返、補差、各類學術活動、臨牀費用、代理商和業務代表的佣金等等都需要從醫藥公司回款中提取。所以康美類藥企只能虛開增值稅發票到醫藥公司,再經過財務處理完成變現用以支付各類銷售費用。其所謂利潤也只能是包含了這部分費用的虛假利潤。這也是藥品營銷過程中不得已爲之的難言之隱,否則市場競爭就會缺乏優勢。而這個重大課題也是醫改進程中必然面對的難關,唯有淨化市場環境,限度的壓縮製藥工業和醫藥流通企業的數量並提高其質量,不斷減少藥品生產批文和相關從業人員,才能做到醫保基金的開源節流,同時老百姓才能真正得到實惠。近幾年的化藥“一致性評價”和“47”目錄的執行以及國談品種“帶量採購”等都是非常的政策和制度措施,效果立竿見影,是不錯的改革方案。至於罰款60萬元,這是目前法規下的處罰標準,對該企業的打擊也是區區60萬元這麼簡單。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歡迎探討。

康美藥業有可能摘帽嗎

百分百。衆泰還虧四到五億,僅國爲資產爲正就可摘帽了,康美百分百摘帽了,2022至少翻倍。康美脫星摘帽是定局,來康美不是掙三瓜兩棗,格局大一點,2022是中藥元年背靠廣東國資價值迴歸至少要翻倍吧。

88億被拿去炒股!康美藥業深夜道歉,你會原諒它嗎

這是犯罪怎麼能原諒。有些錯誤可以原諒,犯罪可以原諒,不能拿的法律法規當兒戲,必須讓犯罪分子得到應有的懲罰。

關於康美藥業和康美藥業有可能摘帽嗎的內容到此結束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发布于 2024-09-16 21:09:26
收藏
分享
海报
59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