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多種因素影響,債券型基金的投資收益率相對亮眼,持續吸引資金流入,也對其規模形成有效支撐。
波動較小、收益穩定是債券型基金的鮮明特點,但業內人士也提示,此類基金也不能排除淨值波動風險,投資者需結合自身情況選擇。
超90%債券型基金
年內淨值上漲
天相投顧分類口徑數據顯示,在場的5038只債券型基金中,截至11月8日,今年以來複權單位淨值增長率爲正的有4577只,佔比90.8%;淨值變動爲0的有52只,爲負數的有409只。所有統計基金樣本今年以來平均淨值增長率爲2.51%。可以看出,今年以來債券型基金的表現較優,有超過90%的基金年內獲得正收益。
天相投顧表示,縱向來看,債券型基金在去年年底發生大面積贖回,淨值回撤較明顯。步入2023年後,債券型基金業績則從底部區間發生明顯反彈,上半年債券市場表現尤爲優異。同時,在經濟復甦、債券市場流動性充裕等因素影響下,利率下行環境也使得今年債券型基金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晨星()基金研究分析師吳粵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今年8月份之前,債券市場由牛市主導,隨着市場利率預期下降,債券收益率逐步下行,債券價格上漲,推動債券型基金的淨值上漲。8月下旬以來,由於地產政策密集落地、疊加資金面邊際收緊等因素,加大了債市震盪,但回調力度不及2022年四季度。整體來看,今年以來債券市場表現比較亮眼。此外,今年以來A股市場波動加劇,投資者的風險偏好,資金大幅配置於相對保守的債券資產,也對債市形成支撐。
主動偏債基金
規模創新高
吳粵寧表示,良好的業績表現對債券型基金的發行和規模起到較好支撐,尤其是今年權益市場表現較弱、權益類基金的表現也相對較弱的情況下,債券型基金成爲比較好的避風港,新、老債券型基金均獲得較多資金流入。同時,基金本身淨值的增長也帶來了規模增加。
從債券型基金的規模來看,天相投顧數據顯示,在經歷了2022年四季度固收類公募產品市場規模縮減後,2023年以來,固收類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穩步上升。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主動偏債基金產品管理規模達81934.2億元,管理規模創歷史新高,比去年年底增加8642.37億元。其中,純債基金管理規模上升尤爲明顯,比去年年底增加8579.61億元;“固收”類基金(包含混債債券基金、可轉債債券基金、偏債混合基金)管理規模變化不大,較去年年底增加62.76億元。
從債券型基金未來的收益走勢以及投資價值來看,天相投顧表示,債券型基金主要投資於固定收益類債券,該類資產具有較爲穩定的票息,整體風險較小、波動較低,收益相對穩健,這樣的“較低波動與較低收益”特性是由其投資範圍與投資特徵所決定,因此這樣的特徵往往能長期延續。但與此同時,債券市場的短期業績表現仍會受到經濟基本面與市場情緒等方面的影響。
“當前,權益資產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債券資產近期的性價比則相對一般。此外,隨着我國經濟復甦進程的推進,債券收益率長期來看易上難下,與之對應的債券型基金在未來也存在的波動回調風險。”天相投顧表示。
吳粵寧認爲,長期來看,債券型基金是收益相對穩定、風險相對較小的一類產品,不過也不可忽視其短期波動特徵。例如,去年年底的兩輪理財贖回潮給債券市場和債券型基金帶來了劇烈的波動,今年8月份以來,地產政策密集落地疊加資金面的邊際收緊也加大了債券型基金短期的波動。
從投資者關心的基金投資策略來看,天相投顧表示,近年來隨着權益市場持續震盪下行,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所下降,因此,不少投資者轉向收益更爲穩健且風險相對可控的債券基金。不過,對於投資者而言,基金投資還應當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選擇基金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