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如何向医药核心资产演绎?

01

醫藥改革鼓勵行業細化分工、鼓勵創新

人口老齡化加劇、疾病譜的變化以及經濟增長帶動消費升級,都會拉動人民對醫療需求的加速增長,醫藥板塊的長期大邏輯持續。

不過從結構上看,隨着醫藥行業進入優勝劣汰、創新升級的新政策週期,仿製藥的發展空間越來越窄,發展創新藥成爲藥企的。

02

創新藥,在困局下尋破局之法

2015年來的藥政改革政策激發了國產創新藥波浪潮,不過隨着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創新藥賽道,行業競爭加劇,靶點扎堆、內卷嚴重等諸多弊端逐漸顯現,醫藥政策亦開始趨於嚴格規範企業創新。

受制於研發、商業化和資金的三重壓力,國產創新藥波浪潮泡沫破裂,二級市場創新藥板塊自2021年7月以歷了長達兩年的深度調整。

近期創新藥企在政策、研發、化方面均出現了積極因素,或成爲第二波浪潮的燎原之火。

03

政策端:醫保談判機制優化,創新支付環境改善

一方面,從2023創新藥續約談判規則看,規則趨於清晰、降幅趨於溫和,隨着2023國談臨近,醫保局再度釋放出對創新藥可獲得性價值的認可並給予合理價格回報的利好信號。

另一方面,隨着近期推進商業健康險發展的兩大政策的出臺,商保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基本醫保以外的創新支付環境改善。

04

政策端:創新藥供給側改革站上新起點

2021年以來CDE頒佈了多項重要指導原則,從政策層面開始規範並聚焦提升製藥企業的研發實力,強調以臨牀價值爲導向、以患者獲益爲核心的研發。

2022年CDE批准上市的NDA創新藥數量較2021年有所下降,創新藥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近期“附條件通道”收窄等相關意見出臺,監管對fast-follow的審批進一步收縮,創新藥供給側改革站上新起點。

05

研發端:創新研發驅動,關注大病種的新突破

受益於政策、人才、資本等多種因素共振,創新藥企自主研發實力持續提升,當前創新藥上市數量和在研管線數量僅在美國之後;近期2023年ESMO及2023年CTOS年會上,國產創新產品也均有數據讀出。

映射海外創新藥行業發展趨勢並結合自身大病種發展情況,未來在減重、阿爾茲海默症等大病種的新突破值得關注。

06

化:license-out漸入佳境,創新藥海外上市迎來新進展

一方面,創新藥企業研發能力逐步被國外企業認可,近年來國產創新藥licenseout出海項目不斷增長,醫藥魔方數據顯示從2023年初至10月16日共有33起國產創新藥海外授權交易,未來海外授權交易的熱度或將持續保持。

另一方面,近期國產首款PD1獲FDA批准上市,創新藥的全球商業化進程逐步開啓。

07

DDM模型:分子端和分母端均有催化

從分子端看,一是院端的剛性復甦,且隨着反腐對業績影響明確化後,市場對明年預期將更加清晰;二是醫藥反腐重塑行業格局,未來高臨牀價值的創新藥將得到更好的商業化放量,實現真正的業績長期良性增長。

從分母端看,隨着美聯儲加息預期緩和,美債利率下行將推動創新藥進入估值上升通道。

08

醫藥的籌碼結構和估值具備走出β行情的前提條件

從資金面看,23Q3醫藥生物配置係數處於2010年以來24.1%的分位水平,仍有加倉空間。從估值看,當前醫藥各子行業普遍處於歷史30%分位以下的水平,安全邊際較高。

醫藥的籌碼結構和估值具備走出β行情的前提條件,在近期創新藥政策、技術和化共振的催化下,醫藥行情有望從熱門題材向創新藥、再向醫藥核心資產演繹。

发布于 2024-09-17 00:09:01
收藏
分享
海报
63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