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书的正确书写方法

篆書是漢字書法中最古老的一種書體。以秦統一六國爲界把篆書分爲大篆和小篆兩類。秦統一六國以前的所有文字統稱爲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及戰國時使用的籀文、古文等;小篆指秦始皇統一後頒佈的官體篆書。

篆書的正確書寫方法

1、先中間後左右

對稱均衡是篆字的特點。對於有中心豎線的篆字,應先寫中間豎筆或中間部位的筆畫,中間定位後,再寫左右對稱的其它筆畫。對於有中心長弧,一般爲撇、捺筆的篆字,應先從中間長弧寫起,再寫左右對稱的筆畫。

2、先外包后里頭

對於有字框的筆畫,一般應寫出外框的筆畫,隨後再寫框內的部分。這樣可以控制篆字形體的大小,避免整體不一致。

3、先主筆後副筆

對於篆字中有主筆曲畫的字,宜先寫主筆後寫副筆。

4、先副筆後主筆

篆字當中,個別有主筆曲畫並起支撐的作用的字,應先寫副筆後寫主筆,以便更好的掌握重心。

5、靈活運用

對於筆畫較爲複雜的篆字,筆畫要求並不過分強求一致,只要順手,可以靈活運用,做到分佈均勻就可。

篆書的特點是什麼

1、因形立意

大篆的象形字很多,表現方法很多,大都屬於因形立意,如馬、羊等寫法都是很多的,分部結構的法則還沒有規律化,寫一箇人字,可以表爲彎曲勞動狀的,也可以表現爲跪着的。甲骨文的部首形狀及位置也是很散亂的。直至到了秦統一文字後的小篆文字經過整理,才趨於統一,但也還保留着很多立意的圖象文字。

2、體正勢圓

小篆形體要平正,橫畫必平,豎畫必直,是嚴緊而又工整的書體形式,從結構到運筆都是以圓爲主,字的外輪廓,由於字的中心十字線拉長,形成很自然的橢圓形。

3、左不見撇,右不見捺

篆字是我國一種古老的書體,不像楷體字有很多不同的變化,其基本組字的方法,是用點、直、弧組成,筆畫粗細一致,起筆落筆都要藏鋒,向左撇出的地方並不用撇,向右用捺的地方也不出捺,一概是曲筆弧線結字。

篆書的運筆如何

1、筆鋒藏心,有提無頓

篆字在書寫時着墨落筆後,一直提筆運轉,只有橫面運動,所謂縱面運動是指頓筆而言,這種提筆運行的特點只有在篆字中適用。因爲是提筆運行,所以幾乎是沒有多少粗細的變化,筆鋒保持着圓起圓收,沒有外拓的筆鋒,這種用筆一般稱爲"提筆中含"筆鋒也始終保持着中鋒,筆鋒一偏就容易出現棱角,便與篆字的寫法不合。

2、點畫運筆

篆字獨立用點的地方不太多,一般是用點連接着下一筆,有時作爲短橫以代替點筆,這樣運筆的方法和直筆弧筆是相同的,只有在獨立寫一箇渾點時,纔可以按照篆書的特有點法,從中心落筆,由左向右旋轉,邊轉邊運墨,直到轉成圓圈後再收筆。

发布于 2024-09-17 10:09:34
收藏
分享
海报
53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