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保险股]北交所IPO

  來源|時代投研

  作者|彭晨雨

  編輯|孫一鳴

  編者按:6月21日,創正電氣、奧美森、錦華新材3家公司IPO申請同時獲得北交所受理,這標誌着它們成爲新“國九條”公佈後北交所首批受理企業,上述企業經營成色如何也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現場檢查被曝內控制度執行不到位,業績大起大落如坐“過山車”,奧美森(全稱“奧美森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二度衝A能否圓夢?

  北交所官網顯示,6月21日,奧美森上市申請獲受理,成爲自今年3月16日以來首批申報北交所IPO獲受理的企業。

  時代商學院研究發現,在上市輔導期,廣東證監局曾對奧美森進行現場檢查,發現其審計人員兼任財務工作、研發費用歸集錯誤等問題,反映了其內控制度執行不到位、財務覈算不規範。

  此外,2021—2023年(下稱“報告期”),奧美森業績出現大幅波動,2022年扣非歸母淨利潤一度同比暴跌70.5%。

  6月27日,就內控制度有效性、業績穩定性等相關問題,時代商學院向奧美森發函詢問,截至發稿,對方仍未作回覆。6月28日,時代商學院再次向奧美森致電詢問,但電話無人接聽。

  專注智能生產設備製造

  招股書顯示,奧美森的主要產品包括換熱器生產智能設備、管路加工智能設備和其他定製智能設備,可廣泛應用於電器、環保、風電和鋰電新能源及其行業等領域。

  在熱交換和管路加工領域,奧美森已與格力電器(000651.SZ)、美的集團(000333.SZ)、家電(000921.SZ)、四川長虹(600839.SH)等知名家電企業保持長期穩定合作關係。

  作爲專業的智能裝備製造生產商,截至2023年底,奧美森已擁有有效授權專利442項,其中國內發明專利179項、國際PCT9項,獲得授權著作權58項,其中軟件著作權54項。

  在股權結構方面,截至2024年6月19日,中山市奧美森工業技術有限公司爲奧美森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爲45.75%。而奧美森的實際控制人則爲龍曉斌、龍曉明、關吟秋及雷林。其中龍曉斌、龍曉明爲兄弟關係,龍曉斌、關吟秋爲夫妻關係,龍曉明、雷林爲夫妻關係。

  現場檢查被曝內控執行不到位

  在此次遞表北交所前,2024年4月9日,尚處於上市輔導期的奧美森曾受到廣東證監局的現場檢查。

  2024年5月28日,廣東證監局出具的《現場檢查結果告知書》【(2024)12號】顯示,在檢查過程中發現奧美森在內控制度執行、財務覈算方面存在問題。

  在內控制度方面,廣東證監局現場檢查發現,奧美森內審人員僅有一人,審計部負責人姚衛輝同時還兼任財務工作,沒有嚴格做到“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同時還與該公司《內部審計管理制度》關於“配置不少於三名專職人員”的規定不符。

  財政部發布的《內部會計控制規範》第十九條明確規定,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控制要求單位按照不相容職務相分離的原則,合理設置會計及相關工作崗位,明確職責權限,形成相互制衡機制。

  所謂“不相容職務”是指那些如果由一箇人擔任,既可能發生錯誤和舞弊行爲,又可能掩蓋其錯誤和弊端行爲的職務。

  一般來說,爲了確保公司財務的合規性和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財務和審計職責應該由不同的人擔任。這樣可以實現財務信息的真實、準確和完整,並防止潛在的財務風險。

  奧美森上述內控制度執行不到位的行爲,讓人擔憂其內控管理失效。

  此外,現場檢查還發現,奧美森在財務覈算方面存在不規範的情形。

  其中,報告期內,奧美森將應計入管理費用的專利年費7.18萬元全部計入研發費用,並且未按要求將報告期內銷售研發樣機對應的直接人工成本46.50萬元從研發費用轉出並計入營業成本。

  另外,奧美森部分子公司未執行母公司存貨跌價計提政策,下屬有四家子公司1年以上庫齡存貨,未按5%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合計應補提5.19萬元。

  上述財務覈算不規範的行爲,也反映出奧美森的會計基礎工作薄弱。

  業績大起大落如坐“過山車”

  事實上,此次IPO並非奧美森第一次衝擊資本市場。早在2021年12月,奧美森就曾在創業板遞交過上市申請,但2022年7月5日,該公司主動撤回上市申請。

  那麼,奧美森因何選擇撤回創業板IPO呢?

  在此次北交所IPO輔導備案文件中,奧美森表示,考慮到公司2021年淨利潤有所下降,且當時預計2022年業績將進一步下滑,公司股東、管理層基於當時國內資本市場環境的變化、創業板審覈環境與市場動態情況,決定適時調整上市計劃。

  可見,2021—2022年業績下滑難以滿足創業板對於業績成長性的要求,是奧美森決定撤回創業板IPO的重要原因之一。

  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奧美森的業績如同坐過山車般大起大落。

  其中,2021年,奧美森營收同比增長9.68%,但淨利潤同比下滑19.33%;2022年,奧美森營收淨利雙雙出現下滑,其中淨利潤同比下降56.75%,扣非歸母淨利潤同比暴跌70.50%。

  2023年,奧美森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6.6%至3.25億元,但扣非歸母淨利潤仍未回到2020年時的水平。

  對於2022年業績下降的原因,奧美森在招股書中解釋稱,主要是員工及客戶出行受限導致非標自動化設備的安裝和調試延誤、產品銷售結構變化、期間費用增加等。

  經計算,最近五年(2019—2023年),奧美森營業收入的複合增長率僅爲4.4%,業績增長較爲乏力。

  早在創業板首輪問詢中,深交所就曾對奧美森銷售各類產品的穩定性及業務是否具有成長性提出了質疑。

  而在此次北交所IPO招股書中,奧美森也坦言,雖然2023年隨着出行受限因素解除,公司經營業績重新恢復增長,但如果電器行業因宏觀經濟形勢不及預期、居民消費支出下降等因素,出現增長緩慢甚至發生下滑的情形,或將導致行業產能需求低迷、從而降低對裝備製造的採購需求,從而對公司的業務發展帶來重大不利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從創業板轉戰北交所,奧美森也大幅降低了募資規模。

  創業板招股書顯示,奧美森的擬募資金額爲3.65億元。而北交所招股書披露,其擬募資規模大幅縮減至1.95億元,較前次IPO計劃縮減了46.58%。

  (全文2270字)

  免責聲明:本報告僅供時代商學院客戶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爲客戶。本報告基於本公司認爲可靠的、已公開的信息編制,但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反映報告發布當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本公司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的買賣出價或徵價。該等觀點、建議並未考慮到個別投資者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客戶私人投資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並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爲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後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範圍內,與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關係。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所屬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提到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頭寸並進行交易,也可能爲之提供或者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或者金融產品等相關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爲本公司所有。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翻版、複製、發表、引用或再次分發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權。如徵得本公司同意進行引用、刊發的,需在允許的範圍內使用,並註明出處爲“時代商學院”,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關責任的權利。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爲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

发布于 2024-09-25 13:09:59
收藏
分享
海报
62
目录

    推荐阅读